育儿之我见>首页
周日因为有点事,就把小螺号扔到了她奶奶家,让奶奶带一天,刚好6岁的骏骏(小螺号堂哥)也在,有了小伙伴一起玩,就免去了我做思想工作的任务,不用说什么安慰她妈妈很快回来的话,轻轻松松就开溜了。晚上6点去接小螺号,发现小螺号在和堂哥安安静静的在拼拼图,奶奶则在旁边露出慈母般的微笑一个劲儿的夸俩孩子这个棒那个厉害,恨不得把俩孩子捧上天。拼完后,俩小孩很开心的比了一个耶,然后奶奶哗的站起来,拍着手,开心的说道:真棒,就你们最棒棒,走,吃点水果去。也许是听烦了,骏骏嘟着嘴对奶奶嚷道:哎呀,奶奶,别再夸我棒了,我都拼了好几次了,都背下来了,不是我厉害,而是我拼的久了就会了......呵!小家伙,年龄不大,头脑却蛮清醒的嘛,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大人表扬自己,比起尬吹,他们更希望身边的大人和父母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比起锦上添花般的夸奖,他们更希望在遇到挫折时父母温暖的支持和鼓励……
2018-12-082515
综艺片《超能幼稚园》里有个叫朵朵的4岁小女孩,第一期才说几句话就让我心疼不已。她说练琴时,如果爸爸觉得练得不熟,就会让她再练一次。第二遍还不熟?再练!第三遍依然不熟?继续练!第四遍呢?不原谅!说不原谅时,孩子眼里全是绝望。大大的眼睛空洞洞的,让人心疼。朵朵的爸爸是大学教师,对朵朵的期待很高,可是这种高期待却让4岁的朵朵感到了压力。因为总被爸爸逼着练琴,练不好就“不原谅”,工作人员问朵朵“伤心吗?”朵朵的回答却是“乏”……
2018-12-082508
去年有段时间,我下班回家,儿子已放学回来。我进门后,他会突然从小房间里钻出来,拿着一把塑料刀,或者一杆玩具枪,对准我说“不许动”,然后朝我的胸口刺一下,喊一声“杀”,或者对准我的脑袋,扣动扳机喊一声“嘣”。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小男生调皮的把戏。但他多次重复后,我就陷入了深思:他潜意识里,该是对我有什么恨,借助游戏的方式,提醒我去发现。那时,恰是我和孩子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他刚转到新的学校,租的房子狭小阴暗,我的工作忙乱不堪,他学习懒散落后,我怒火中烧时忍不住大声吼他。作为一个七八岁的少年,他明显感受到我把焦躁的子弹,一次次射向他。但身为儿子,他又分裂地觉得,我是生养他的妈妈,他拿我没办法。所以,他只好以游戏的方式“杀”我,借此表达内心的不满。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放慢了工作节奏,换了套宽敞的房子,每天尽早完成工作,等他放学归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2018-12-082480
这是一部6分钟的泰国短片。短片开头,是课堂上,老师正在讲台上写板书,学生的注意力却总被教室后方的一位老太太吸引着。她是芭乍老师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为了照顾妈妈,老师每天带着她去上课,给她喂饭、穿衣、洗脚、擦身体……但家长们对此颇有怨言:“我也很同情芭乍老师,可是这是学校,又不是他家。”“这样的话孩子们怎么可能集中精神上课呢?”“我正琢磨让我家孩子转到别的学校学习呢……”
2018-12-083342
作家莫言说: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父母就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及时告诉孩子错误的正确原因,而不是归结到别人身上,孩子才会真的明白事理。脑科学博士后“屠龙的胭脂井”曾在微博上说:有一次她坐高铁,后座一个6岁左右的小朋友不停地用脚踢她的椅子,持续上百次都没有停。她无奈地回过头,跟小朋友的妈妈说:“能不能请您,让孩子别踢我的椅子了?”这位妈妈却跟孩子说:“别踢了,阿姨生气了!”博士分析说……
2018-12-073268
刚吃过饭,5岁的女儿拿起牙签说要剔牙缝。我帮她检查,发现女儿牙齿的窝沟处都几块发黑的地方。我心里一惊:不会龋齿了吧!带着女儿去看了牙医,检查的结果是:蛀牙6颗,2颗门牙牙釉质轻微脱钙,还长了一点牙息肉。我大吃一惊:孩子每天早晚都刷牙,为什么牙齿还是坏了?牙医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我:孩子是自己刷牙还是你帮她刷?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原因。虽然之前听过父母要帮孩子刷牙这回事,但一直都没有在意。去年,女儿的姑姑从国外带回一支儿童电动牙刷,女儿十分兴奋,坚决要求自己刷牙。我监督了几次后,索性就偷懒不管了,完全放手让她自己刷牙。没想到后果竟然这么严重。从医院回来后,我整理了一下医生说的护牙常识,发现这么多年来,自己犯的错还真不少,分享给大家作为参考……
2018-12-073075
前几天收到一封来信。鱼爸,我家宝宝现在3岁,之前一直老人带着,最近幼儿园老师和我们谈,我们自己也发现,孩子特别爱打人。而且喜欢在学校故意撞倒别人,我们知道小男孩都喜欢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力量。可这样的行为真的危险,有时在家也会突然用滑板车从后面撞家里人。看到他无心的样子,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爸爸偶尔打他小手,也没什么效果。我跟他讲道理,也没有用。有时他会承认错误,可是转个身就忘了,一会儿就又打人。我该怎么教育他呢?这个问题,我们几乎都遇到过。很多妈妈应该刚好在经历。比如前段时间,我才刚刚跟小小鱼把家里的几条规矩重新温习增补了一番……
2018-12-072600
你的婚姻,经得起孩子生病的考验吗? 前两天,表弟的孩子出了点儿事,我因为离医院近,就第一时间赶了过去。没想到,刚一到医院,就碰上了一场熊熊燃烧的“战火”。在医院走廊里,一男人不顾医生的劝阻,当着众人的面,指着妻子破口大骂:“连个孩子都带不好,我要你有什么用?!”女人也不甘示弱,扬起头还击:“你除了会埋怨我还会干什么?”旁边,还有一位阿姨抱着一个胳膊上缠着纱布的小孩在极力劝阻:都啥时候了,给孩子看病要紧……可夫妻俩根本不听,反而越吵越凶。跟旁边的围观者了解之后我才知道,原来……
2018-12-072521
冬天就快了,起床也越来越困难,大人们如此就别说孩子了。家长们叫孩子起床更成了一件考验耐性的窝心体验,因为一旦方式不当,就会影响孩子一天的精神状态。以下几种叫孩子起床的方式可谓是杀伤力指数较高的,家长们千万不要这样叫醒孩子,尤其是冬天……
2018-12-072395
这两天博士的一个好哥们和我聊天,说他最近被一件事搞得烦死了。原来是他7岁的儿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净问他一些让人羞羞的问题。比如:有一次他儿子在家乱翻东西,突然拿来一个避孕套问他:“爸爸,这是什么?气球么?”说完就用嘴吹起来了。比如:他和老婆亲亲的时候被儿子撞见,儿子问他:“爸爸,你为什么咬妈妈?”再比如:有一次看电视剧,放到生孩子的场景,儿子问:“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每次都被问得一脸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儿子这些问题,最后都是给瞎糊弄过去。我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会问爸妈:“为什么女孩会有大姨妈?我为什么会有小弟弟?我从哪里来?”之类的问题。基本上所有父母都只会说一句:“等你长大了就懂了。”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其实“无师自通”孩子真的做不到。之前看过一部印度剧《父与子的性尬聊》,剧里的父亲在性教育方面上很值得我们学习。他采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儿子诠释了什么是自慰、怀孕、姨妈、避孕套、同性恋等禁忌话题。今天博士和大家分享分享,如果遇到这类话题,父母们该怎么回答……
2018-12-073090
天气真是越来越冷。有句老话说“寒从脚起”,泡脚是我们在冬天一种不错的保暖和保健方式。很多家长也认为给我们年幼的宝宝泡个热水足浴对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会有帮助。宝爸宝妈们你们大错特错了!因为,经常给孩子泡脚不利于宝宝的足弓发育!妈妈:医生,现在天气那么冷了,可不可以给宝宝泡脚呢?医生:作为医生可不提倡用热水给宝宝泡脚哦!本身小孩子就容易发热,较易上火。如果再用热水泡脚很容易热上加热的。加之宝宝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但对于宝宝来说是很烫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不建议泡热水脚哦……
2018-12-063045
自从有了孩子,屈颖妍就辞掉香港《壹周刊》副总编的职务,当了全职妈妈。她怎么也没想到,对付3个孩子,比办好一本杂志要难得多。她说,一到下午4点放学,她就和全香港的母亲一起,变成了"怪兽家长",不过有的是大恐龙,有的是小恐龙罢了。她眼里,香港的教育就是一场"人肉宴",人人都想避席,却人人都要出席;人肉没人想吃,但人人都要吃,一口一口,由苦舌涩脸吃到成为习惯。屈颖妍说,觉得自己就是鲁迅笔下那个吃孩子的女人,伤口在冒血的就是自己的女儿们。于是,她花半年时间写了《怪兽家长》一书。谁知数月就在香港再版了6次。如今这个对付三囡囡的"超人师奶"成了大名人,在全港各学校举办了几十场讲座。香港也掀起一股反思"怪兽家长"的热潮。很多家长拿着这本书,照镜子般对照自己的行为,问"我今天是怪兽吗?"
2018-12-063264
每次谈到养孩子的烦恼。总是有父母指责孩子不听话。可是,你知道吗?孩子的不听话,往往照出了父母的问题。比如我们的耐心越来越不够。没有耐心好好跟孩子说话。也没有耐心听孩子的话。很多时候,孩子崩溃了,只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你却急匆匆地说是孩子不听话。前几天逛商场。本来答应小家伙吃完午饭就去游乐场玩一会。可我们吃完后发现……
2018-12-062887
前几天一个事情上了热搜。云南大理祥云县一个学生午休上厕所,受到了学校的警告处分。引起评论区一片哗然,后来在教育局的要求下,学校撤销了处分,事情暂时得到了平复。但因为这事,我有幸在网络上见识到其他学校的奇葩管教方式……
2018-12-062641
前几天的文章下面有一则留言,我感触很深。尽管读者留言后又删除了,我还是想从个人的角度解读下这则留言。我的孩子十岁了,带娃十年,辛苦自不必说。双方老人都不愿帮忙,在社会中流行的“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么正三观言论的鞭策下,一直努力做到孩子是我生的,我自己负责到底,与别人无关。我真正的苦不是身体上的苦,做饭洗衣接送孩子辅导作业,这些都是小问题。心里的苦才是真的能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那所谓的婆家,他们不帮带,还要整天唱歌跳舞发视频给我,到处去旅游,生活一片美好。只希望一个家庭,大家如果不能相互帮助,也请理解一下,别人最辛苦的时候,能不能别炫富别炫游,也别炫自己活的特滋润,人应该考虑下别人,哪怕是陌生人。读者留言,说明了心理的苦楚;随后删除,表明了内心的纠结。
2018-12-063191
“陪读是把刀,刀刀催人老”,说起养娃带娃,可不只有陪娃这一道坎,不历尽劫数,受尽磨难,都不足以和娃他爸谈人生。养娃辛苦吗,累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不,为了证明带娃到底有多苦多累,有位法国插画师,同时也是一位宝妈,用画笔画出了带娃的真实日常,看看是不是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2018-12-062696
前几日,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位孩子,居然在我面前企图用餐刀扎进自己的肚子里。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聚会,殷妈妈不过是我朋友的朋友。但在聚会上,殷妈妈对孩子的沟通方式,让我很难受。小殷说,自己写的作文获奖了,老师上课还表扬了他。妈妈说:“作文获奖算个什么,你要像对面的周老师一样,写书卖了几十万册,那才叫厉害!”我不需要这种恭维,连忙打断这位妈妈。“殷妈妈,小殷很厉害的,我上初中时都没写作文获过奖,他只要保持这个劲头,将来一定比我厉害。”殷妈妈不以为然,摆摆手说道……
2018-12-053326
会员请微信扫码登陆,即可浏览所有VIP文章!
请 使 用 手 机 微信
扫一扫 二维码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