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麻将馆的数量远远大于书店)
另外一个现状是阅读资源不均衡。
说到阅读资源,我非常羡慕在深圳的朋友。
他说那边的书店很多,爱读书的人也多。
他会经常带着孩子去逛书店。
而我是在二线城市,因为是省城的缘故,还有机会带孩子去省图书馆。
半个小时的车程还能找到几家书店。
可还是很不方便。
而在老家县城教书的另一位朋友说,整个县城就只有两三家书店。
而且有一家专门卖盗版书籍,还有一家卖教辅。
真正卖儿童绘本的就一家店,但品种很少。
书店老板说是顾客太少,不好做。
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几十万人口的县城,竟然没有一个读书的地方。
这就是现实。
所以有一些在我这边经常团购书籍的妈妈说,自己在县城,最缺乏的就是好的教育资源,希望能让孩子在阅读上不亏。
所以她会给孩子买书,也陪孩子读书。
我非常钦佩这样的母亲。
这是一种眼光,她看到了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
而且积极地为孩子提供条件。
当然阅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能达成的。
需要两个基本的前提:
一个是保持阅读的持续性,让孩子形成习惯。
刚开始,父母需要自己坚持下去,并且引导孩子去接触书本,父母帮他们从书本中获取到乐趣和成就感。
等坚持了几个月,孩子会形成习惯,接下来就是保持下去。
保持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
另外保证给孩子提供新的书籍,来保持他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不仅仅要强化他们当下的兴趣点,也要帮他们挖掘新的兴趣点。
办法就是让他先“接触”,再“引导”,最后强化。
比如小小鱼跟所有的男孩一样,崇拜力量,爱好冒险,所以会喜欢车、猛兽。
那时候我就给他有关于车、动物主题的书。
发现了他对恐龙的兴趣,于是就强化了这个点。
接下来,就每隔一段时间,等他目前的书读得差不多的时候,就给他添置一点新书,接触新书,会让我们发现孩子新的兴趣爱好。
一步步打开他的阅读世界。
如今他对文学书籍、科普绘本也是来者不拒。
另一个是阅读量的积累。
我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小小鱼如今已经能够自己独立读懂绘本的大部分内容。
他借助了图象,还有他自己掌握的部分文字。
小小的脑瓜就会去猜想、分析。
马上6岁的他,已经朝着独立阅读的路前行。
我觉得还积累一年,应该就能读懂一些简单的童话和桥梁书了。
有时我想,虽然没有让他去学一门值得炫耀的技能。
但我培养他的这个阅读习惯,应该让他受益匪浅。
而一个孩子的能力发展,绝对离不开两个条件。
一个是游戏。
另一个就是海量阅读。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阅读能力总是会排在首要的位置。
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早让孩子爱上阅读,形成习惯。
别让“阅读量不足”成为孩子一生的短板。
喜欢我们请关注公众号:育儿之我见